专家指出 医养结合要为老年人提供全链条健康支持
时间: 04-26 来源: 光明网
“我们的医养服务机构绝大部分还处在散户经营、拮据亏损的状态,医养服务还是一节节散乱的链条,一些关键链条还有缺失。”在4月22日举行的第十届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指出,医养结合中的“医”不仅仅是指医疗卫生,而应该是大健康,医养结合是综合性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体验,到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全过程、全链条地给予老年人健康支持。
刘维林说,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老龄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医养结合有市场、有商机,社会资本高度关注。但从效果看,对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医疗保健、临终关怀等持续性医疗、健康服务供给不足,人民群众获得感不强。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力量如何推进医养结合?政策如何为社会力量的进入提供支持和保障?如何提高医养结合对普通老年人的可及性?这些问题,亟须解答。”他说。
刘维林认为,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在更大的视野中理解和把握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是在全民追求健康,围绕健康养老需求的背景下提出的,医不等于医疗,也不仅仅是医疗卫生,而应该是大健康的医,应该是康养结合,是综合性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所以,要维护老年人健康功能,需要立足生命全周期,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体验,到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全过程、全链条地给予老年人健康支持。
“在医养结合中要把居家生活老年人的健康促进作为重点。”刘维林指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模式能减轻慢性病人压床经济负担,加快医院病床周转,减少医疗卫生资源浪费。对居家生活老年人而言,这一模式更符合其心理和情感需求。因此,针对居家生活老年人急需的医、养、护和心理慰藉等服务需求,对他们的健康进行支持和保障,探索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居家养老健康服务体系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提高居家生活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也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中之重。
不过,推动医养结合,需要医疗卫生资源力量切实下沉。刘维林建议,首先要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实做强,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前提下,拓展服务范围,建立家庭病床、开展上门服务、实行健康管理,主动适应并不断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其次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这样资源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三是以医联体建设为突破口,破除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吸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资源下沉基层,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件”的短板。
刘维林说,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老龄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医养结合有市场、有商机,社会资本高度关注。但从效果看,对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医疗保健、临终关怀等持续性医疗、健康服务供给不足,人民群众获得感不强。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力量如何推进医养结合?政策如何为社会力量的进入提供支持和保障?如何提高医养结合对普通老年人的可及性?这些问题,亟须解答。”他说。
刘维林认为,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在更大的视野中理解和把握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是在全民追求健康,围绕健康养老需求的背景下提出的,医不等于医疗,也不仅仅是医疗卫生,而应该是大健康的医,应该是康养结合,是综合性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所以,要维护老年人健康功能,需要立足生命全周期,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体验,到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全过程、全链条地给予老年人健康支持。
“在医养结合中要把居家生活老年人的健康促进作为重点。”刘维林指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模式能减轻慢性病人压床经济负担,加快医院病床周转,减少医疗卫生资源浪费。对居家生活老年人而言,这一模式更符合其心理和情感需求。因此,针对居家生活老年人急需的医、养、护和心理慰藉等服务需求,对他们的健康进行支持和保障,探索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居家养老健康服务体系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提高居家生活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也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中之重。
不过,推动医养结合,需要医疗卫生资源力量切实下沉。刘维林建议,首先要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实做强,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前提下,拓展服务范围,建立家庭病床、开展上门服务、实行健康管理,主动适应并不断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其次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这样资源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三是以医联体建设为突破口,破除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吸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资源下沉基层,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件”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