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海获“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城市”认证
时间: 01-04 来源: 华西新闻
自从住进梅林街道敬老院以后,80岁的何金兴身体状况竟然越来越好。
何金兴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本来住在浙江省宁海县下河村,他的儿子长年在外打工无法照料他,于是把他送到了敬老院。刚来敬老院的时候,何金兴只能躺着,在护工的帮助下才能勉强坐几分钟。而现在,在护工的搀扶下,他能到楼下晒太阳,还可以跟老伙计们聊聊天,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在宁海县,像何金兴一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老人还有很多。2017年11月,宁海县通过了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联盟“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城市”认证,成为全国9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宁海县民政局局长苏朝阳说,这是对宁海养老工作的肯定,但养老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改善养老环境和模式,才能让老人安度晚年,生活开心舒心。
“环境+经济”为老人养老提供保障
宁海成为“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七山二水一分田”描绘了这里的地貌特点。作为宁波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宁海资源环境绝佳,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18个乡镇(街道)都是生态镇。
宁海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2.5%,县域气候适中,环境适居,被誉为天然“大氧吧”。同时,宁海县3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2016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9天,优良率达89.9%。
优良的环境造就了宁海人的长寿。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宁海有60岁以上老人12万余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1.8万余人,90岁以上老人有2051人,百岁老人有30名。宁海的人均预期寿命为80.5岁,在浙江省名列前茅。2015年,宁海深甽镇溪滨村、胡陈乡大赖村、梅林街道河洪村获得了宁波市首批十大“长寿村”称号。
苏朝阳说,宁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没有牺牲环境,为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提供了宜居的环境。同时,宁海的经济发展又为宁海养老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老人养老提供了物质保障。
宁海从2007年就开始着手打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经过10年的努力,现在宁海全县有养老机构20家,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4张,还建成402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宁海县已经实现每个乡镇有养老机构,每个社区、每个村有养老服务中心(站),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硬件设施、社会保障两手抓,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
自2012年梅林街道敬老院开办以来,吕祥娟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吕祥娟介绍,对于像梅林街道敬老院一样的养老机构,政府每年都投入资金补贴,为每位老人提供床位险,各级部门也不定期来检查工作,为的就是让老人享受高品质养老服务。
梅林街道敬老院目前住着150多位老人,年纪最大的已90多岁,年纪最小的也60多岁了。每天护工都按照营养食谱为老人准备三餐,带着老人晒太阳、做活动。
何金兴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本来住在浙江省宁海县下河村,他的儿子长年在外打工无法照料他,于是把他送到了敬老院。刚来敬老院的时候,何金兴只能躺着,在护工的帮助下才能勉强坐几分钟。而现在,在护工的搀扶下,他能到楼下晒太阳,还可以跟老伙计们聊聊天,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在宁海县,像何金兴一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老人还有很多。2017年11月,宁海县通过了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联盟“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城市”认证,成为全国9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宁海县民政局局长苏朝阳说,这是对宁海养老工作的肯定,但养老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改善养老环境和模式,才能让老人安度晚年,生活开心舒心。
“环境+经济”为老人养老提供保障
宁海成为“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七山二水一分田”描绘了这里的地貌特点。作为宁波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宁海资源环境绝佳,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18个乡镇(街道)都是生态镇。
宁海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2.5%,县域气候适中,环境适居,被誉为天然“大氧吧”。同时,宁海县3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2016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9天,优良率达89.9%。
优良的环境造就了宁海人的长寿。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宁海有60岁以上老人12万余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1.8万余人,90岁以上老人有2051人,百岁老人有30名。宁海的人均预期寿命为80.5岁,在浙江省名列前茅。2015年,宁海深甽镇溪滨村、胡陈乡大赖村、梅林街道河洪村获得了宁波市首批十大“长寿村”称号。
苏朝阳说,宁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没有牺牲环境,为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提供了宜居的环境。同时,宁海的经济发展又为宁海养老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老人养老提供了物质保障。
宁海从2007年就开始着手打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经过10年的努力,现在宁海全县有养老机构20家,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4张,还建成402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宁海县已经实现每个乡镇有养老机构,每个社区、每个村有养老服务中心(站),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硬件设施、社会保障两手抓,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
自2012年梅林街道敬老院开办以来,吕祥娟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吕祥娟介绍,对于像梅林街道敬老院一样的养老机构,政府每年都投入资金补贴,为每位老人提供床位险,各级部门也不定期来检查工作,为的就是让老人享受高品质养老服务。
梅林街道敬老院目前住着150多位老人,年纪最大的已90多岁,年纪最小的也60多岁了。每天护工都按照营养食谱为老人准备三餐,带着老人晒太阳、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