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要闻一览
关注我们
直播课程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专家展示
李寿霖 王乐民 许轶洲 肖俊杰 王宁夫 陶贵周 陈元平 郭航远 张全亮 王琪延 郑守曾 韦贵康 王蕾 丁荣晶 王以新 郭启煜 冯倅灵 陈步星 李俊德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动态
产业前沿
查询入口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盛世阳光老年服务网
合作伙伴

 “敬老文明号”成丽水敬老爱老助老金名片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行业动态

“敬老文明号”成丽水敬老爱老助老金名片

时间: 12-12  来源: 丽水市老龄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丽水老龄化形势日益加快的今天,如何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加强为老服务,优化老年人生活环境,丽水一直在努力。而创建“敬老文明号”,正是丽水顺应老龄化形势,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推进新时代孝亲敬老的一张金名片。
 
    该市自2012年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以来,各级涉老部门、为老服务组织、公共服务窗口行业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涌现出一大批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模范单位和集体,形成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敬老爱老、竞相争创“敬老文明号”的良好局面。丽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龙泉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缙云县文化馆、云和县公安局行政许可科获得了第二届国家级“敬老文明号”窗口单位,走进丽水市各家“敬老文明号”单位,感受这些单位推出的一系列为老服务措施。
 
    云和县公安局行政许可科贴心服务老人
 
    云和县公安局行政许可科窗口于2003年4月进驻云和县行政审批中心,窗口目前有六名工作人员,该窗口在全市首创的“无休日”服务至今已坚持履行长达十余年,并先后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午间”服务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365天不间断为群众提供各项便利。特别是在关爱老人方面,该科就一直秉承“关爱、真诚、沟通、服务”的理念,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竭尽所能热心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献爱心。
 
    2012年3月,一位65岁家住石塘镇泉溪村的老太太来到云和县公安局行政许可科的窗口要求帮忙,称其28年前跟随老伴从四川老家来到云和县生活,但一直没有办理过户口迁移手续。如今她老伴已80岁高龄,家中只有一位精神失常的养女,加之没有户口不能申请办理低保以及养老保险等社会服务,生活十分困难。云和县行政许可科窗口在了解了该老人的基本情况后,科室负责人高度重视,并立即组织人员对老人的四川原户籍地开展了查找工作。一方面按老太太提供的家乡信息在网上查找比对,联系四川当地派出所,试图寻找她在四川的原始户籍档案。另一方面,书写多份工作函邮寄到老太太家乡所属的所有派出所、社区以及村委,请求帮助查找老太太的原始户籍档案。在等待了漫长的五个多月后,窗口收到了来自重庆荣昌县清江镇分水社区的一封回信,该信为老太太证实了原始户籍地。收到回信的云和县行政许可科第一时间与该社区的户籍地派出所取得联系,亲力亲为为该老太太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解决了困扰她28年的“黑户”问题。
 
    2013年初,我省出台了60年代精简下放人员困难补助的相关规定。由于年代久远,能够证明老人精简下放身份的材料几乎没有。但云和县公安局行政许可科至今较完整地保管着50年代以来的历史户口迁移档案,于是这些户口迁移档案对精简下放人员的身份认定就起到了主要作用。该科室立即意识到了责任和意义,积极主动承担起了查询档案协助认定身份工作。面对年过古稀,记忆力减退而又迫切要求证明自己精简下放身份的老人们,该科室自创登记、查询、答复一条龙服务的简化方法,在户籍档案还未实现电子化的时候,组织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将上世纪60年代的户口迁移档案录入电脑,以提高查询效率。在每位前来查询档案的老人初次到来窗口时就进行分别登记列表,如能当场查到档案的立即给予开具相关证明,对当场查询不到结果的,就让老人先回去,待工作人员查询到结果后再一一电话告知。几年来,该科室已接待了全省各地前来查询档案的群众近6000余人(包括下放单位统一查询),提供查询档案1570余份,竭尽所能让前来的老年人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云和县公安局行政许可科窗口为老人提供的贴心服务,更是受到了广泛地赞誉。该科室以老年人实际情况为考量,为老年人量身定制一系列敬老为老的服务措施。对于自行到窗口办证件的文盲老人、耳聋老人等,窗口安排有敬老文明岗专人接待,从办证材料的准备、申请表的填写,到拍摄制证照片、受理时采集指纹等每一个细节,都做到耐心细致。如遇老人讲不清楚情况的,则积极与其亲友、子女电话沟通,保证每一位到窗口办证的老人都能顺利办好证件。对于行动不便或有特殊要求的老年人,窗口则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陪同办理,为其提供轮椅,开通绿色通道,全程陪同服务。对于年事已高,路途偏远或重病长期卧床又急需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老年人,该窗口提供上门采集人像、指纹信息服务,并由专人将所采集的照片加以修饰,以达到二代证人像照片要求的标准。此举虽然费时费力,却着实方便了群众,替老年人及其家属解决了烦恼。
 
    丽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为老人提供“三优”真情服务
 
    “作为城市的文明窗口,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早已是我们出入境管理局的传统。几十年来,无论是老年人办事政策的执行,还是工作人员在一线主动开展为老服务,都真切地表达和展现了我们在尊老、敬老、助老、为老服务的真情。”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走进丽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接待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悬挂着的创建全国“敬老文明号”标示,“夕阳红”服务专窗,还有微笑着来迎接的窗口工作人员。大厅紧紧围绕 “优待、优惠、优先老人”主题,充分发挥出入境行业优势,深入开展为老服务,使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在丽水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可以看到为老服务项目、温馨提示、岗员一览表、监督电话等清楚明了,让老年人一来就能看懂。同时,利用公安局内网、大厅电子显示屏、短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出入境接待大厅摆设便民血压器,免费为前来办证的老年朋友监测血压,设有便民服务箱提供常用药品、针线,无偿为老人提供老花镜、水杯以及免费人像采集、免费复印事宜等便民服务。接待大厅门口还设有无障碍通行,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市民提供便利。做好为老服务“三公开”,工作人员摆放工作牌,亮明身份,接受群众监督。
 
    大厅的工作人员为使老年人更快更便捷地办好证件,出入境大厅从老人一进入大厅,就提供给老年人“星级服务”。从进门的引导,到表格的填写,再到复印叫号,最后到受理,全程提供人员服务,受理窗口专设“夕阳红”服务专窗,只要是老年人,从叫号开始就提供老年专号。10月初,市区陈女士和陶先生来到出入境接待大厅申请护照,想要去国外探亲。大厅民警发现,两位老人已80高龄,且陶先生的腿脚不是很利索。所以,主动提出制证完成后可以送证上门。拿到证件的陈女士非常激动,不停地对出入境为老服务竖大拇指。
 
    为更好地服务老人,该市出入境管理局还组建了“夕阳红·巾帼”志愿者队伍。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深入社区、老年大学、敬老院普及出入境知识,开展防诈骗、文明出境游讲座,并提醒老年人出国旅游的注意事项,既要注意出境安全,也要做文明旅游者。老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同时开展扶贫帮助困难老人的活动。青田县北山镇张坪村比利时籍90高龄的孤寡老人陈志超是一名归国多年的孤寡老人,出入境管理局的志愿者在办证过程中了解到情况后,积极汇报,并亲自上门慰问。出入境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一次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宣传和办证服务的活动中获知家住白云小区的刘业明老人,儿子早逝,妻子患有肺结核、老年痴呆症,孙女和重孙智力残疾。出入境的党员们与白云社区工作人员商量后,决定给老人送温暖,让老人感受到来自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丽水市幸福养老院是出入境管理局的定点帮扶对象,志愿者服务队每季慰问、走访,夏日送去清凉解暑绿豆汤,冬季送去温暖御寒爱心被。
 
    优待、优惠、优先老人——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用近十年的热心服务,打造了全国“敬老文明号”,传递着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
 
    龙泉市长运公司客运站“敬老文明号”暖人心
 
    车站上,志愿者为老人提行李,搀扶老人上车;周末,志愿者到老人家里为老人理发、打扫卫生;节假日,志愿者带领老人游景点、赏花卉……10月是“敬老月”,龙泉市长运公司客运站开展多项活动,为老年乘客出行提供服务。
 
    “车站的服务非常贴心周到,现在我们老年人出行既省心又舒心!”近日,双腿残疾的吴建根在龙泉市长运公司客运站服务人员的一路搀扶下,顺利登上客车,离别之际,老人高兴地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龙泉市长运公司客运站依托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力推“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重点安排专人负责老年人的引导服务和进站上车工作,以及在值班室配备一次性纸杯、胶带、轮椅、药箱等旅客应急用品,以供急需。
 
    龙泉市长运公司客运站还安排专人为老年旅客提行李、免费送开水,帮助身患病痛或行动不便的旅客畅通无阻地登乘车;在售票大厅增设老年人售票专口,并用醒目标识进行引导,缩短老年人排队时间,让他们尽快地购到车票;在自助取票厅安排工作人员为老年旅客导购和买票;实行“专区候车、专道进站、专人引导”。
 
    同时,龙泉市长运公司客运站推动和优化老年人服务流程,激发职工融入品牌创建的热情。完善老年旅客上下车交接程序,对老年重点旅客,提供优先检票进站,提前候车,并指派专人负责全程引导和帮扶,保证老年旅客进站上车全程无障碍。
 
    除此以外,龙泉市长运公司客运站还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为老服务延伸到社会。在搬迁新站时,原老车站内旅客候车座椅都还很结实,客运站将这些座椅赠送给龙泉市阳光老年福利中心,受到福利中心老人们的好评。
 
    同时,客运站团支部还成立了一支“雷锋志愿服务队”,队员利用休息时间到八都敬老院为老人理发、剪指甲等服务,得到敬老院老人们的好评;在城区摆摊设点向行人特别是老年人发放安全、健康等宣传资料;还到住龙镇住溪村开展践行“两学一做”传递公益梦想活动,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缙云县文化馆推进“文化养老”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近年来,全国敬老文明号单位——缙云县文化馆积极推动“文化养老”,大大丰富了当地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倡导全社会“敬老爱老”,缙云县文化馆把关爱老人的“敬老爱老”活动体现在文化馆日常的各项服务工作中,始终坚持各类培训、比赛、讲课,各类功能科室(图书阅览室、声乐室、器乐室、排练厅、书法室、摄影摄像室)免费为老年人开放,并从老年人健康出发,订阅大量适合老年人保健和养生方面的报刊杂志供老年人借阅。在环境方面,专门配备空调等设施,安全标语、温馨提示等,并准备好急救箱、老花镜、茶水等让老年朋友使用,时时处处体现细致入微的敬老关爱。
 
    缙云县文化馆还开展中老年公益性文化培训,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辅导优势,举办公益文化培训,开设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声乐等各类艺术培训,培养了一批后备艺术人才,选拔优秀学员进入志愿者艺术团。自2012年起,文化馆创办了婺剧培训“四季行”活动,至今已举办10期,让老年朋友感受到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缙云县文化馆还组织安排业务干部分赴各个乡镇开展广场舞辅导工作,举办大型广场舞展演活动。结合文化馆的实际,特色教学,积极创作广场舞婺剧音乐,大力推广群众性的广场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全县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民风不断好转,推动农村文化生活全面发展。此外,缙云县文化馆还定期安排专业音乐干部走进老年大学、走进社区授课,让更多老年文艺爱好者,加入更多文艺队伍中,去感受艺术的快乐,继续发光发热,为老年文化事业做贡献。
 
    为满足广大老年文艺爱好者的需求,让市民切身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缙云县文化馆还打造了具有丽水品牌特色的乡村春晚活动。让更多老年朋友不仅欣赏到了好看的节目,更是为他们搭设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温暖了夕阳心。“文化养老”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满乐趣,幸福感提升,同时还能帮助老年人树立一个健康积极的老年价值观,在全社会和家庭中间树立一种新的养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