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要闻一览
关注我们
直播课程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专家展示
李寿霖 王乐民 许轶洲 肖俊杰 王宁夫 陶贵周 陈元平 郭航远 张全亮 王琪延 郑守曾 韦贵康 王蕾 丁荣晶 王以新 郭启煜 冯倅灵 陈步星 李俊德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动态
产业前沿
查询入口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盛世阳光老年服务网
合作伙伴

 世界老年痴呆日:心情抑郁、单身、肥胖人士要小心了!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健康科普栏

世界老年痴呆日:心情抑郁、单身、肥胖人士要小心了!

时间: 09-21  来源: 央广网
    今天是第24个“世界老年痴呆日”,老年性痴呆又叫阿尔茨海默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目前全国6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约为5%,8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高达50%。
 
    每日睡眠不足六小时 或增痴呆风险
 
    据了解,睡眠可能以各种方式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或发展。研究发现,长期夜间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同长期保持7-8小时睡眠的人相比,日后患痴呆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他提醒,70岁以上老人夜间频繁起夜,白天老是打哈欠,就要警惕老人家是否近期出现了记忆力的明显下降,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在“捣鬼”。
 
    《科学》杂志证实夜间高效的睡眠可有助于清除日间大脑中产生的各种“垃圾”,因此睡眠障碍或睡眠不足都可能加速β淀粉样蛋白这一有害蛋白沉积速度,甚至进一步损害脑细胞。
 
    睡眠障碍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意义也不同。长期睡眠不足这一问题若发生在中青年身上,会导致情绪问题、免疫力下降等,进而会成为其以后患上老年痴呆的高危因素;若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则可能会加速大脑衰退,从而加重病情。大脑某个部位的β淀粉样蛋白越多,深度睡眠就越少,记忆力就相应越差。同时,深度睡眠越少,人体清除β淀粉样蛋白的效果就越差,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老人每晚频繁起夜,白天老打哈欠,可能会加快大脑退变,由此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超过了镇静类药物的副作用,如果两者选其一的话,宁可选择小剂量使用改善睡眠药物,以保证夜间充足睡眠。因此,70岁以上老人一旦每晚起夜超过2次,白天频繁打哈欠,就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早期药物、生活习惯等的调整,从而可有效辅助改善老年人群的神经损伤和记忆功能下降。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必然随着老龄化的到来逐渐升高。家人、亲属都应当更多留意身边老人的身心健康,早发现,早预防。老年性痴呆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老糊涂了”,需要对症治疗,进行药物干预。她提醒,如果您或者家里人出现类似以下症状,就要引起注意了,需尽快到医院专科就诊。
 
    症状一:记不住事情
 
    近期记忆下降是老年期痴呆患者早期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容易忘事,记不起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记不清自己刚讲过的话或别人刚告诉的某件事,如新认识的客人、住址、新电话号码、刚看过的报纸或电视内容等。经常忘记自己的眼镜、钥匙、钱包、存折等物品放在何处,四处寻找,一旦找不到就猜疑被某人拿了,引发家庭矛盾。有的患者还没有影响远期记忆,甚至能记起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会常常会讲述以往的经历来弥补现在的不足,变得怀旧,值得注意的是,这常常被误以为是老人记忆力还不错,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这是患者及家属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症状二:做家务活不利索
 
    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以往烧得一手好菜,现在却经常忘了放盐或重复放盐,或错将糖当作盐等,使菜难以下咽。常常忘记关煤气、关风扇等。很多家属往往是因为发现这个现象才带老人去医院就诊。
 
    症状三:不会算数
 
    一开始,出现不会算复杂的账目或计算速度变慢,以后逐渐变成买菜时候也不会算账,连简单的算术也要想很久。
 
    症状四:说话也不利索
 
    早期主要表现为说话比之前少了,沉默寡言,有时因忘记简单的词语,而突然中断讲话或词不达意,有时又东拉西扯、喋喋不休,反复重复说过的话,但说出来的话颠三倒四、不得要领,让人很难理解。
 
    症状五:分不清时间、地点
 
    患者可能不知道今年是哪一年、现在是几月份,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如自己居住的街道)常走错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甚至一出家门就迷路。
 
    症状六:情绪和性格改变
 
    可表现为突然、无缘无故的情绪变化,容易生气或闷闷不乐,本来性格挺好的人,变得很顽固、多疑,经常怀疑别人,甚至怀疑家里人偷走了自己存放的东西,怀疑家里人出轨或做了不道德的事情等。
 
    症状七:理解力、判断力下降
 
    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能正确处理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琐事,常把东西乱放在不合适的地方。如:把袜子放到饭桌上等。在学习某些新事物时感到极度困难,甚至对看电视、报纸的内容不理解,家里人反复告知后仍不能理解。
 
    症状八:兴趣丧失、意志减退
 
    可表现为:之前的兴趣爱好,比如跳舞、唱歌、打扑克牌、下棋、浇花等,现在都不愿意去做了,家里人积极劝说也不愿意多动。有的患者能在电视机前呆坐几个小时,或者是长时间的昏睡。
 
    九大危险因素可致老年痴呆
 
    著名医学期刊列举了九个最影响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它们分别是──15岁以前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中年时患高血压;肥胖;听力丧失;老年时患糖尿病;没有戒烟;心情抑郁;活动减少和社交欲寡淡。
 
    研究者称,如果能完全避免以上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减少世界上35%的老年痴呆症。
 
    在这九大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少年教育、保持听力和戒烟。研究者认为,少年时如果没有完成中学阶段的教育,等他们老了之后,将很难对抗认知的减退;保持听力能让人接触到更丰富,更有刺激性的环境,从而构建更多的认知储备;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神经毒素,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减少神经毒素的接触能带来大脑的健康。
 
    一项报告称,一辈子单身的人比结婚人士患上老年痴呆的概率要高出42%。
 
    专家表示,并不是结婚的过程,或者手上戴着结婚戒指就能保护你不患上老年痴呆症,而是婚后的一些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患上老年痴呆的风险。结婚人士活跃的社交活动保护了他们的大脑,给予更多策略去对抗老年痴呆带给大脑的损伤,这就是“认知储备”的过程。

    做好九件事,防止老年痴呆
 
    日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成果显示,如果在生活中控制好九大因素,做好九件事,就可将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5%。这些都是可干预的风险因素,现在开始采取行动也不晚!
 
    保护好听力
 
    保护听力要从年轻时开始,建议年轻人少用耳机,尤其是在嘈杂环境里听音乐、打电话,这是最伤听力的行为。远离噪声,低盐饮食,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适当运动等都是避免听力下降的有效方法。
 
    有个好心情
 
    保持好心情,预防抑郁症也非常重要。抑郁症会导致睡眠和行为障碍,进一步成为痴呆的危险因素。降低抑郁症的发生,需要坚持运动,多接触阳光,多参加集体活动,作息规律,避免重大刺激,减少熬夜。
 
    爱学习
 
    教育程度与痴呆的发生也有关系。教育程度越低的人,未来发生痴呆的风险也越高,而良好的教育,能显著降低未来痴呆的发生风险。因此从儿童时期就进行良好的教育,有助于防止将来发生痴呆。
 
    爱交际
 
    爱交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也同等重要。孤独的人比拥有很多朋友的人更容易遭受认知能力下降的困扰。通过社交来保持大脑一直接受刺激,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少抽烟
 
    每天吸两包烟的成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要高157%,患血管性痴呆的几率要高172%。所以,吸烟对痴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多运动
 
    各种锻炼方式都可能在预防痴呆发生中起到正面的作用。锻炼可以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大大降低痴呆风险。
 
    控压、控糖、控体重
 
    高血压、高血糖、肥胖也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三大风险,尤其是中年肥胖对增加患痴呆症危险更大。预防老年痴呆,应注意控压、控糖、控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