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要闻一览
关注我们
直播课程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专家展示
李寿霖 王乐民 许轶洲 肖俊杰 王宁夫 陶贵周 陈元平 郭航远 张全亮 王琪延 郑守曾 韦贵康 王蕾 丁荣晶 王以新 郭启煜 冯倅灵 陈步星 李俊德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动态
产业前沿
查询入口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盛世阳光老年服务网
合作伙伴

 老人健步如何才有效 弯腰、负重、不热身都是误区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健康科普栏

老人健步如何才有效 弯腰、负重、不热身都是误区

时间: 08-25  来源: 人民网-生命时报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尤其对于老人来说,坚持每天走路,能有效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糖尿病、中风、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风险。然而,很多老人走路时动作太随意,或太急躁,不仅锻炼效果打折扣,还可能损害健康。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教授沈雁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人走路时以下7误区需要避免。
 
     1. 腰背不直。很多老人走路时喜欢弯着腰,时间一长,容易挤压到胸腔,胸腔范围就会缩小,肺活量降低,导致心慌气短。弯腰走路还容易驼背,让人看上去显老。沈雁英表示,走路时身体尽量端正,使颈椎、脊椎成一直线,眼睛最好直视前方。注意肩膀放松,别刻意保持一种固定的健步走姿势,以免颈肩部出现不适。
 
    2.手臂乱扭。有的老人走路时喜欢晃动手臂,认为这样可以增加运动量。沈雁英认为,如果手臂的摆动幅度过大,会越走越累,影响运动效果。还有的老人,走路时双手背在身后,导致上身的重心前移,为了保持平衡,头颈和下巴也会向前伸,使佝偻的上身更加向前倾斜。背手走路时,双臂失去了调节身体平衡的作用,老人如果遇到坑洼路面或突发状况,身体失去平衡,极易摔倒。正确的做法是,手臂放松,让手腕自然地前后摆动,幅度以不超过肩高为宜。
 
    3.内外八字。很多老人走路时习惯“内八字”或“外八字”,因为发力点和着力点与正常走路不一样,不仅起不到健身效果,反而容易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沈雁英建议,走路时注意纠正自己,采用正步走的方式,前脚掌着地,抬头挺胸,目视前方,持续到身体微微出汗。
 
    4.倒走、踮脚走。不少老人喜欢倒着走、踮脚走。沈雁英表示,倒走有助于锻炼腰部和背部肌肉,踮脚走可锻炼腿部肌肉。
 
    但是,过量倒走或踮脚走路,易对髋关节和膝盖造成损伤。沈雁英提出,走路时不妨以正走为主,以倒走和踮脚走为辅,配合适量的力量锻炼,效果更好。
 
    5.负重行走。很多老人走路时会背着双肩包、提着手提袋等物品,沈雁英表示,带太重的东西走路,容易对膝盖造成过重的负担,负重应以走路时不吃力为宜。
 
    6.速度过快。很多老人认为,走路速度越快,健身效果越好。沈雁英说,老人走路的步幅不宜超过60厘米,个子较矮、腿脚不便的人,每步30~40厘米即可。走路速度每分钟最好不超过60步。
 
    疾走急停。很多老人走路之前不做热身,累了就马上停下来,这样很容易造成损伤。快走前先做一些伸展四肢的热身活动,防止因步幅过大而造成肌肉拉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