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健康科普栏

秋老虎来啦! 老年人注意别食姜

时间: 08-10  来源: 重庆晨报
    8月7日,人们在热辣的阳光中迎来了立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但立秋的到来,离真正的秋天还有一段时间。立秋之后,“秋老虎”就要来了。
 
    气温虽然高,但情况又和之前的酷暑天不一样,所以养生方法也不尽相同。
 
    躲虎要喝“打虎饮”
 
    要想安心躲“老虎”,得喝下面这个东西,它会让你口中凉爽,胃里面也不发火烧,它还有个很好玩的名字,叫做“打虎饮”。
 
    配方:玄参15克、麦冬10克、生地黄(也叫生地)10克。这个茶有点苦,有点清香,喝了之后口中立马会有津液充盈的感觉。上了年纪的人,有的时候晚上口渴,喝多少水都不管事,啃上几个麦冬立马见效。玄参也叫元参,老百姓有时候也叫它黑参,也是养阴生津的。生地黄又叫生地,是六味地黄丸里会用到的药材。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从立秋这一天起就进入秋季了,即使再热,也和真正的夏天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了?养生方法得调整了!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立秋后,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
 
    梨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另外要谨记“一年之内,秋不食姜”是中医古训,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百姓亲身经历的总结,吃东西有明确的季节讲究。
 
    早睡早起缓解秋燥
 
    重庆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王维说,立秋时节,是气候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时节应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对老年朋友来说,“早睡早起”以利于缓解秋燥。睡前可以在卧室里置冷水一盆,以缓解秋燥。白天应适当运动,如慢跑,散步,即可增强心肺功能,又有利于增强体质。但运动出汗后,要注意及时擦干并更换干爽的衣物,防止受风寒侵袭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