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要闻一览
关注我们
直播课程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专家展示
李寿霖 王乐民 许轶洲 肖俊杰 王宁夫 陶贵周 陈元平 郭航远 张全亮 王琪延 郑守曾 韦贵康 王蕾 丁荣晶 王以新 郭启煜 冯倅灵 陈步星 李俊德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动态
产业前沿
查询入口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盛世阳光老年服务网
合作伙伴

 四川推出多项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普惠所有老年人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行业动态

四川推出多项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普惠所有老年人

时间: 07-12  来源: 人民日报
在四川,养老服务的逐步延伸,让在家养老的体验不断向好:“一键呼叫”式服务已在多地推行;有的城区,老人每月可领到养老服务券,享受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上门服务;全省已建成超过420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让老人有了活动场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体建设,让老人就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3%。预计到2020年,四川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超过1866万人。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如何打造完善的养老体系?
 
根据《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到2017年底,四川省养老服务将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3张以上。到2020年,全省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
 
社区发养老券,可用于家电维修等上百项服务
 
“请帮我预约区人民医院的骨科。”成都市锦江区莲新街道66岁的居民张蓉最近身体不适,按下了家中“长者通”机器上的红色按钮求助。不到10分钟,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为张蓉挂上了号。
 
该区通过发展“长者通”等一键呼叫式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60岁以上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以及高龄、困难、残疾、空巢老人居家呼叫系统和应急救援网络全覆盖。
 
安装了“长者通”,只需每个月支付15元的费用,就可享受包括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紧急求助等100多项服务,其中近半服务免费,而另外项目收费也比市场价低30%左右。同时,由锦江区政府出资,辖区内老人根据不同情况每月可领到40、60、160元不等的养老服务券,老人可凭券从“长者通”等平台购买服务。
 
以张蓉为例,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身体又不好,因此她定制了生活照料的上门服务,每个月2800元,护理员每周来6次,每次8小时照料看护,非常符合老两口的养老需求。
 
对于发展居家养老便捷服务,四川省在《规划》中指出,要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支持家政企业发展养老服务业务,鼓励发展中小型养老服务专业型家政企业。目前,以“一键呼叫”为特色的便捷服务已在全省多地推行。
 
“有啥需求直接按键就行,子女在外地也不用担心我们了。”在南江县大堂坝社区,年近80岁的江军荣夫妇用上一键呼叫装置后,养老生活方便了不少。该装置同全县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相连接,整合了通信网络、智能呼叫、互联网等手段,内容包括老人定位、健康监控、生活用品食品的配送、生命体征监测等。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老人按下紧急求助键,平台就会接收到求救信息,随后查找到老人的具体位置,并主动与老人建立通话联系。
 
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超过4200个
 
“老伴去世早,平时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自从自贡市高新区方冲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启用后,62岁的居民王丽萍便成了中心的熟面孔。她表示,在服务中心,不仅能和老朋友们一起喝茶聊天,还能参加各类老年活动,养老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方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曹翔介绍,该养老中心集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普通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和学习教育、法律维权等功能于一体,并与市里的医院建立联系,将老年病咨询指导、老年人心理卫生等纳入服务范畴。
 
    此外,市里的义工联合会和社区志愿组织等也常年活跃在该中心。曹翔介绍,中心现有床位10个,专职工作人员3人,社区登记志愿者100余人,基本能满足养老中心的需求。方冲社区主任黄斌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要接收独居生活老人、“三无”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高龄空巢老人,采取无偿、低偿方式提供养老服务。
 
    走进广元市上河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房内聚集了近10位老人,有的看电视,有的打扑克。60岁的吴天奎说,退休之后总觉得无所事事,社区照料中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去处。该中心每天都会为老人提供早饭和午饭,不仅针对老人们的需求设计营养均衡的菜谱,而且只收取基本食材的成本。这里已成为社区1200多名老人的第二个家。
 
    这样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四川省已经建成超过4200个。“十三五”末,四川通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的老人将超过1700万。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90%以上的城镇社区建立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机构、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站点。
 
    促进医疗资源向养老需求量大的社区下沉
 
    “家门口就能看医生,为啥还去医院挤呢?”72岁的邬善城是成都武侯区玉林社区居民。患有高血压的他,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早的一批签约患者。
 
    自从与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签订《健康管理服务协议》,中心不仅为邬善城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制定健康计划,而且每年提供一次体检和中医体质辨识服务。邬善城不用掏一分钱。
 
    根据四川省颁布的《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针对签约居民,邬善城所享受的基础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完全免费;含有增值内容的有偿服务项目,由居民个人承担部分费用。
 
    截至去年底,四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40.16%,超过3200万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其中70%以上属于老年人。根据规划,四川省力争在2020年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制度全覆盖。
 
    “家庭医生制度,为养老提供了强大保障。”成都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勇说,“随着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的升高,老年人医疗咨询和照护的需求量很大。”家庭医生的出现,实现了老年人的居家健康管理。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推测,四川90%的老人将依靠居家养老。下一步,四川省将结合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重点给予财政投入,将医疗机构与社区对接、全科医生或老年病科医生与老人家庭对接,优先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养老需求量大的社区和家庭下沉,能够让老年人就近享有低价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