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学唐诗?
时间: 04-18 来源: 未知
老年人学唐诗有三大优势:
(1)阅历丰富,理解力强,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时间宽裕,二年不行,可定三年、四年、学好为止。
(3)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能吃苦,只要敢于学,就能学得好。
老年人学唐诗有三大困难:
(1)上了年纪,记忆力差。
(2)视力较差,阅读缓慢。
(3)无师自学,缺少辅导。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用自己的优势去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年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质疑问难,还要不耻下问,向子孙们求援,比如查查字典,繁体字改简化字等,古词译现代语,帮助推荐辅导材料,也可当子孙们学唐诗的辅导员,共同前进。
老年人学唐诗的方法
学无常法而必有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初学要抓好突破口。
一、摘句寻章法。就是抓住一句半句或听过的名句去学一篇。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看是七言体,再分析不像开头两句(称首联)也不象末尾两句(称末联或结联)。这就排除了七绝的可能,到七律内一查是刘禹锡写的七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小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该是第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又如名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看是七言,便从七绝、七律中去查,但找不见,再从七绝或七律的乐府中寻,是该书压卷之作。七绝乐府杜秋娘写《金缕衣》317号(该书每篇都编有序号,也有版本未编)“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种由已知引出未知,由句带篇,由简及繁,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方法,是符合认识思维规律的,能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要当成重点去熟读,达到能背诵的程度,一、二单元均可用此法,效果较佳。
二、寻章摘句法。在古体诗中。大多篇幅较长,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有六百多字;《长恨歌》达千字,老年人去熟读背诵,显然是有难度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攻读唐诗也同打仗一样,吃得下的就吞掉,吃不下的抓一把就跑。上述诗章,可通读一遍全面理解,查注解,看翻译,评典故,析思路,将其中最突出的,如《琵琶行》中:
1、“千呼万呼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门庭冷落车马稀”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在评赏过程中,你自己认为好有好的词句,也可以摘句下来常品、常记、唱用、常咏就行。
又如《长恨歌》中:
1、“梨花一枝春带雨。”
2、“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日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
3、“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4、“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6、“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7、“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等等,凭你自己的爱好,可增可减,这种寻章摘句,可化长为短,化繁为简,由难化易,大跨步前进的方法,适用于第三单元。
老年人不考虑什么学历,文凭,只要能看书会写字就能自学成才。购买一两本不同注解《唐诗三百首》一本汉语词典(与孙子们共用即可)较美的笔记本一本(供自记、自尝、收藏把玩)口读十遍,不如笔记一次,充分发挥好笔记的作用。时间、进度计划、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可自作安排。一般半年一个单元,两年学完,以后巩固提高转向写作。
老年人学唐诗注意事项:
1、有些名句虽是唐诗,但不属唐诗三百首范围。比如“山雨欲来风满楼”一看是七言体,再查七绝、七律七古与有关乐府均无该句,可去查“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有一千余首,经查系许浑所写七律〈咸阳城西楼远眺〉“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宛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过东来渭水流。”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同法能查出系罗隐所写七绝〈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如果该书也查不到,可去大图书馆查阅〈全唐诗〉,没有充分根据,不能随意作肯定或否定。
2、有些名句,比如“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诗三百首〉中不见,〈滕王阁序〉中有该名句,系唐诗早期作者王渤所写,是唐文不是唐诗。该序的最后一段属于七律,以〈滕王阁〉为题,收在全唐诗内,必须分清。唐代诗人写文的也不少,比如李白、刘禹锡、杜牧、韩愈、柳宗元、骆宾王等,诗文并茂。
3、唐前唐后的诗作。均不属于唐诗。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宋代文天祥的豪言壮语,不能算作唐诗。
4、个别句有些出入,只要大意不变,可不可苛求统一。比如王之涣的七绝乐府〈出塞〉(316)“黄河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首句的有的版本为“黄沙直上白云间”,开头的两个字不同,可以通用。题目有的又用成〈凉洲词〉,因为乐府是一种曲调。可填不同的词。至今亦然。又如李白的五绝〈静夜思〉(25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三句开头两句,有的为“抬头”,有的为“举首”。无关紧要。再如王勃写的五律〈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为“蜀川”,这种情况颇多。
5、要用一首诗必须四个要素:(1)作者姓名,笔名或别名。(2)、体裁、结构。(3)诗题。(4)全文。比如孟郊写的五古乐府〈游子吟〉(4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缺少一个总感欠缺或不够规范准确,必须成习惯。
青少年有的能过目成诵,一目十行,那是靠年华,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则是靠毅力,靠勤奋,靠刻苦,寓公能移山,唐诗能学好。愿与老年唐诗爱好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