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要闻一览
关注我们
直播课程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专家展示
李寿霖 王乐民 许轶洲 肖俊杰 王宁夫 陶贵周 陈元平 郭航远 张全亮 王琪延 郑守曾 韦贵康 王蕾 丁荣晶 王以新 郭启煜 冯倅灵 陈步星 李俊德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动态
产业前沿
查询入口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盛世阳光老年服务网
合作伙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册 之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篇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要闻一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册 之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篇

时间: 02-15  来源: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由国家卫健委指导,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册》。该手册分为十五章,涉及相关知识、个人防护、重点人群防护、居家防护和消毒、出行防护、重点场所防护、就医防护、心理防护即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114个问题。

摘录关于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相关的部分内容如下:

一、老年人如何选择口罩

老年人群佩戴口罩应选择适宜产品,寻求专业指导。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体情况各异,如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口罩后可能会造成不适,这部分人群需要向医生咨询,寻求专业指导。

二、老年人防护知识

1、老年人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老年人要学习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手卫生要求和健康习惯,勤洗手,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通风,落实消毒措施。

2、老年人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面对疫情,老年人可能会感到紧张、不安、困惑、害怕或暴躁都是正常的,这时可以多与家人和朋友聊一聊会有帮助,保持正常的饮食、睡眠、锻炼对于保持好心态、增强自身免疫力非常重要,打麻将、打牌、喝酒、熬夜要节制,不要用抽烟、喝酒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关注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3、老年人居家有哪些防护措施?

对于居家老年人要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指导老年人及其家人科学认识和预防疾病,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尽量减少老年人外出,如果确需外出,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老年人的体质较弱,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基础性疾病患者抵抗力低,在冬季容易受凉感冒,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

4、老年人如何健康饮食?

老年人饮食要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增强抵抗力。同时,要避免食物油腻、过甜、过咸,要多吃粗纤维食物和多饮水。

5、慢性病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特殊时期,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做到坚持按医嘱规律服药,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6、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有哪些防护措施?

减少探视,防止感染,并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发热老年患者的筛查、发现、登记、相关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停止举办聚集性活动,实施严格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及时采购发放日常防护用品,做好心理调适。一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立即转诊到定点医院。

7、社区如何监测老年人的健康?

做好老年人健康档案的管理,每日开展晨检和健康登记。要全面掌握辖区内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信息,关注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管理。

8、探访老年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严格管理,减少探视。建立探访人员登记制度,如探访人员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以症状,应拒绝其探访。所有外来探访人员应佩戴口罩。

9、老年人出现可疑症状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老年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就地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

2)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曾与可疑症状者有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

4)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等群体性活动,不安排集中用餐。

5)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病人离开后(如住院、死亡等),应及时对住所进行终末消毒。具体消毒方式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导。

三、养老机构防护知识

1、如何加强出入管理?

1)通过公告、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向老年人家属发布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安排和相关服务通知,在养老机构主要出入口张贴防控告示。

2)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出,暂停来访咨询接待业务、不必要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对特殊情况(老年人病重、病危、病故、失能由亲属长期陪伴照顾等)到访家属及其他人员进行登记。访客应当执行体温检测、戴口罩、手消毒等卫生防护措施,安排专门接待室,在指定区域和路线活动,禁止在生活区活动,并遵守相关防控要求。

4)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尽量安排工作人员在养老机构内居住;居住在外的工作人员上下班途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在居住地出现疑似症状的,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养老机构。

5)当地政府疫情相应接触前,从疫情多发地区地返回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居家隔离满14天无异常后才能返回岗位。

6)加强门卫值班,安排专人每天对所有出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测量体温,询问并记录旅行史、健康状况等。情况可疑者禁止入内。

7)劝导老年人尽量不外出;确因特殊情况请假外出的老年人返回时,应当详细填写在外活动情况,并在养老机构内隔离区观察14天无异常后返回生活区。

8)新入住老年人需在隔离区观察14天无异常后方可入住。

9)养老机构内应设置隔离观察室,配置相应防护用品(防护服、医用口罩、手套等),配备必要生活和护理服务条件。尽量使用独立空调。

10)根据防控需要,必须时实施封闭式管理,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和接收老年人新入住。

11)暂停家属为老年人送餐,老年人饮食统一由养老机构食堂供应。安排专人接收家属送来的老年人生活必需品,及时消毒外包装(75%医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后负责转交老年人。

12)减少以养老机构为地址的快递,快递、送药人员禁止进入。

2、如何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

加强老年人心理调节,做好正面宣传教育,为居室老年人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服务,及时转移老年人注意力,缓解焦虑恐惧情绪,引导其保持正常休息、规律生活。对在隔离区观察的老年人要给予重点关怀。

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与亲属间的亲情化沟通服务。积极做好和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缓解家属紧张情绪,争取家属理解和支持。

3、如何加强老年人日常健康防护?

1)每日居室巡查,观察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

2)每半日老年人居室通风(不宜少于30分钟);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换气通风设备,必要时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开窗通风时,应注意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感冒。

3)每日早晚测量入住老年人和工作人员体温,并做好健康记录。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做好血压、血糖等指标监测,规律用药,做好慢性病防控。

4)每日提醒或协助老年人做好洗漱、沐浴等个人清洁卫生,提供洗手液、抹手纸或干手机,倡导老年人勤洗手。保持老年人口腔、身体、衣物、床单元及居室清洁卫生,经常晾晒老年人被褥衣服;老年人居室地面、窗台、床头柜、床围栏等,每天清水擦拭1次,每周擦拭消毒1-2次;做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的消毒清洗工作。

5)保证老年人充足饮水量与营养摄入。

6)有条件的养老机构,鼓励老年人开展适宜的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7)暂停室内集体活动;有条件的暂停集体用餐,改为送餐至老年人居室。

4、如何加强工作人员管理?

1)开展疫情及相关防控基础知识宣传教育,确保工作人员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个人防护、卫生健康习惯、相关传染病法律法规及疫情应急处置要求,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坚决阻止各类谣言在养老机构内部传播。

2)工作人员上岗前做好戴口罩等防护准备,必要时使用医用橡胶手套等防护措施;在接触每位老年人前、后,均应当洗手或手消毒,避免交叉传染。

3)合理调整安排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加强工作人员心理调节。

4)非一线工作人员要尽量减少到老年人居室及老年人公共区域走动。

5)工作人员不得前往贩卖活禽或野生动物的市场。

6)确保养老机构生活用品、耗材、食品、基本药品的保障供应,及时清理超过有效期的各类物品。一次性手套、围裙、口罩、纸巾等作为应急套件,放在醒目处,以便立即可以使用。

7)规范处理垃圾、污水、污物,消除鼠嶂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做好机构内消毒工作。

8)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办公区域、服务场所的桌椅、物体表面、门把手、水龙头、各种开关按钮、扶手等每天清水擦拭1次,每周擦拭消毒1-2次;厨房、洗衣房、垃圾处理场所(存放点)及后勤保障设施设备和物品每天擦拭消毒不少于2次。

9)加强浴室消毒,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暂停老年人集中使用公共浴室。

10)加强农村敬老院等养老机构自养禽类、牲畜圈舍的每日清洁消毒。

1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严把食品采购关,严禁购买活禽野味,彻底煮熟食物,生熟食品分开。

12)做好餐(饮)具消毒,使用过的餐(饮)具应当煮、蒸30分钟以上。

13)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

5、出现疑似病例,该怎么办?

1)老年人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等),应立即对该老年人单间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立即向当地社区卫生机构或疾控机构报告,请求指导,并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曾与可疑症状者有过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向相关民政部门报告和通知家属。陪同送医途中,老年人及其陪护人员应始终佩带口罩,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工作人员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立即向当地社区卫生机构或疾控机构报告,请求指导,并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曾与可疑症状者有过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向民政部门报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后,方可重新上岗。

3)出现入住老年人或工作人员确诊感染的,要落实疫情监测报告责任,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和民政部门报告;协助疾控机构对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其他老年人及工作人员等)开展排查并实施14天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随访健康状况,指导其监测自身情况变化,并随时做好记录;协助当地疾控机构做好养老机构终末消毒。

4)经确诊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及其他传染疾病的老年人,需返回养老机构继续入住的,应在养老机构内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入住;参与陪同护送的工作人员也应实施14天居家或隔离区观察。

6、预防性消毒注意事项有哪些?

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1)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用拖布湿式拖地,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勿让儿童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按说明方法配备消毒剂。

3)75%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