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探索推行四种医养结合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养老服务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医养结合专栏

烟台市探索推行四种医养结合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养老服务

时间: 01-17  来源: 烟台市老龄办
    医疗、养老行业的发展成为今年烟台市两会的关注热点。“我市申报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8处,居全省首位。”烟台市政协委员崔伟在小组讨论会上表示。烟台市探索推行的“大养老+小医疗”“大医疗+小养老”“医疗、养老并重”“居家养老+医疗网络”四种模式目前正在融合发展中……
 
    “四种模式”,推动医养结合多元发展
 
    目前,烟台市立足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优势,大力整合各方面资源,探索实施“四种模式”,推动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养老服务需求。
 
    “大养老+小医疗”模式,即养老为主、医疗为辅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方式,满足养老机构对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的需求。支持养老机构根据规模内设卫生室、护理站或一级以上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机构。全市21处养老机构内设了医疗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大医疗+小养老”模式,即医疗为主、养老为辅模式。以公立医院开设老年病专科为重点,镇街卫生院开设国医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补充,构建医疗、养老、康复等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全市有11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32家医院开设了老年病门诊,25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医康养一体化服务。
 
    “医疗、养老并重”模式,即采取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或医养联合体等方式。医养协作式,主要是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服务和就诊绿色通道,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急诊急救等服务。
 
    “居家养老+医疗网络”模式,即利用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城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养老医疗服务。
 
    在此基础上,烟台市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小微型、嵌入式社区综合养老机构,以品牌化、连锁化方式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完善健康信息平台功能,整合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资源,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多业态融合,推动医养结合跨界发展
 
    烟台市还注重医养服务与多业态融合发展、配合联动,促进医养服务与体育、旅游、文化等资源结合,构建多业态、多需求的养老链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在与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烟台市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达到45家,其中40家生产老年用药。培育了绿叶制药、荣昌制药、先声麦得津、东诚生化等一批知名企业,生产的抗体药物、新型制剂、基因工程药物等药品已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在与中医养生保健融合发展方面,把健康养老与中医养生结合起来,指导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和老年病科,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亚健康与慢性病风险评估以及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干预技术与方法研究,在基层医疗机构建成125个“国医堂”;在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旅游需求,重点培育适合老年人旅游的温泉度假、休闲垂钓等旅游项目,形成与养生养老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在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建设各种老年健身设施,健全活动场所,为县市区、医养结合机构配备了185件老年健身器材,增设12处门球场、气排球场地;在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积极顺应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在发展“物质养老”的同时,努力向高层次“文化养老”转变;在与智能化融合发展方面,以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基础,整合“12343”生活服务网络、“12349”居家养老平台等各类便民利民服务、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和社会志愿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打造覆盖更广、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89000”县域民生服务平台;在与关爱计生家庭融合发展方面,2017年,为34.5万60周岁以上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发放奖扶金3.3亿元,为1.5万名49周岁以上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家庭发放特扶金8414万元,为12500名60周岁以上城镇无业独生子女父母发放奖扶金1220万元;累计为4.6万名挂档退休的企业独生子女父母发放一次性养老补助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