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要闻一览
关注我们
直播课程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专家展示
李寿霖 王乐民 许轶洲 肖俊杰 王宁夫 陶贵周 陈元平 郭航远 张全亮 王琪延 郑守曾 韦贵康 王蕾 丁荣晶 王以新 郭启煜 冯倅灵 陈步星 李俊德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动态
产业前沿
查询入口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盛世阳光老年服务网
合作伙伴

 扩胸护肺呼吸通畅 脚底反射全身疾病 人体有五大保健区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健康科普栏

扩胸护肺呼吸通畅 脚底反射全身疾病 人体有五大保健区

时间: 09-07  来源: 人民网-生命时报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代金刚
 
    养生保健的理念自古就有。《黄帝内经》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是,一个高明的医生不会等到疾病发生了才去救治,而是在疾病还没发生前就进行预防。比如,人体有五大保健区,护好它们,养生防病事半功倍。
 
    1.前胸保健区。
 
    中医认为,肺位于胸中,主气,司呼吸。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从气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宗气不固、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失调,就会导致“气虚”,如声低气怯、肢倦乏力、气短等症状。
 
    按摩前胸、扩胸运动、呼吸调摄等能提高心肺能力,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扩胸运动可尝试八段锦里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式。具体方法是:两脚打开稍大于肩宽,两手轻握拳,抬至前胸,右手保持,左手向左推出伸直,眼看左手指尖,同时蹲马步。然后收回两手,恢复直立姿势。换另一侧。左右开弓的同时配合呼吸运动, 拉弓时深吸气, 回正时慢呼气,通过扩胸、伸臂增加肺活量,加强血液循环。
 
    2.腋窝保健区。
 
    腋窝人们平时很少触及,但它不该被忽视。中医认为,腋窝是心经所过之处,其顶点是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气和血。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腋窝处淋巴组织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常“敲五窝”,即敲打腘窝(腿后窝)、肘窝、腋窝、肚脐窝、腰骶窝(我们俗称“腰眼儿”),能通调气血、促进循环、疏松筋肉。拍打要有节奏,力量由轻到重,循序渐进。腋窝按摩方法推荐: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适度拿捏。然后左手上举,右手拍打左侧腋窝,右手上举,左手拍打右侧腋窝。每次拍打30~50次,重复5遍。
 
    3.脊柱保健区。
 
    久坐影响脊椎健康,因此,久坐族应格外重视脊柱保健。脊柱是两条经脉和督脉行经之地,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是养生家极为关注的区域。经常按摩脊柱,可疏通经络、刺激气血运行,滋养全身器官。
 
    脊柱保健方法很多,对于大多数白领,伸懒腰是最方便实用的保健方式,如果有条件,推荐做一做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动作,通过脊柱大幅度侧曲、回旋,使头颈、腰腹、股部、腿部收缩,增大颈部、腰部、髋关节及下肢灵活性。
 
    4.肚脐保健区。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其中,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肚脐是精气聚集所在,也是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内连12经脉;周围还有气海、关元、中脘等穴位,轻轻揉按,对改善气血,调整人体脏腑功能都有好处。
 
    中医提倡“腹宜常揉”。建议在睡前、醒后揉按小腹周围,增加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适当热敷小腹也能达到保健的效果,可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热毛巾等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1~2次。另外,“敲五窝”中包括肚脐窝,经常拍打肚脐窝可安神宁心、调和气血、舒肝利胆、益肺固肾、通利三焦、调畅经络。
 
     5.脚底保健区。
 
    脚底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及毛细血管、淋巴细胞,有全身的反射区,被称为“第二心脏”。经常按摩足底,每天热水泡脚半小时等有助于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泡脚时加入促进气血运行的中草药,如红花、当归、三七、川芎、丹参等,效果更好。可将药材包进纱布,做成中药包,提前放入热水浸泡,半小时后再滴几滴白酒或醋,不仅活血通络,还能改善失眠症状。
 
    足前部凹陷处的涌泉穴,长期揉搓、艾灸、膏药贴穴、手法推搓拍打等可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哮喘、便秘和腰酸腿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