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要闻一览
关注我们
直播课程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专家展示
李寿霖 王乐民 许轶洲 肖俊杰 王宁夫 陶贵周 陈元平 郭航远 张全亮 王琪延 郑守曾 韦贵康 王蕾 丁荣晶 王以新 郭启煜 冯倅灵 陈步星 李俊德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动态
产业前沿
查询入口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盛世阳光老年服务网
合作伙伴

 老人上学,激情需要释放空间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老有所学

老人上学,激情需要释放空间

时间: 08-11  来源: 人民日报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老年人不仅关心衣食住行、医疗健康等生活保障,也对文化、科技、娱乐等新知识、新事物很关注。有些老人希望退休后能重新“上学”,发展兴趣爱好、结交同龄朋友、丰富晚年生活,老年教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但是,目前我国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形式少、质量低,供给能力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如何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帮助“银发族”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他们拥有更加多彩的晚年生活?
 
  近日,山东泰安市老年大学2017级开班,报名现场火爆,仅1个小时,26个热门班就被报满。图为老人们在报名现场。 人民视觉
 
  半夜排队,入学报名靠“秒杀”
 
  “报名上老年大学,就像去医院挂专家号,名额放出来很快就抢光了,盯着电脑也报不上”
 
  “老年大学让我爱上了山水画,退休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72岁的柴中鹏在北京东城区老年大学已有10年学龄,每周雷打不动去上绘画课。然而,在东城区,不少老人等了三五年也入不了学。
 
  “周一到周五、早上到晚上,4间教室课程排得满满的还是不够用。”北京东城区老年大学教师段浚川说,目前位于地坛附近的东城区老年大学有2000多名学生,却仅有4间教室。10年来,老年大学搬了两三次家,校舍紧张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现在每个班备选名单都排得很长,前面一个人‘转学’或‘退学’空出一个位置,后面的人才能递补进来。”段浚川说。
 
  每学期开始前,东城区老年大学都会贴出报名公告,在报名前夜,甚至有老人半夜来排队,只为一个宝贵的名额。
 
  半夜排队对很多老人来讲已经吃不消,还有些老年大学报名需要电脑秒杀,让老人更头疼。天津市老年大学去年起开始网上报名,南开区居民初秀兰折腾了一晚上也没登录上去,无奈之下只能请儿子帮忙,“名额放出来很快就抢光了,跟去医院抢专家号似的。”
 
  老年大学报名难,去老年大学上课也不容易。天津市武清区南马房村村民周炳泉退休后每天串门、聊天、跳广场舞,生活也算自在,但就是感觉少点什么:“我也想学画画、学书法,可家附近没有给老年人开办的学校,最近的武清区老年大学离家也有30公里,来回一趟实在麻烦。”
 
  据统计,我国现有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等教育机构6万多所,每年可供学习人次约700万,但与2亿多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这些老年大学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起为解决机关单位离退休职工学习问题而办,很难适应现在大众化、普惠性老年教育的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说:“退休人员快速增加,参加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但老年大学办学场地及设施严重稀缺,资金投入不够,供需矛盾突出。”
 
  在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更单一,更难接触到老年教育资源。“城乡之间老年教育的差距十分明显。”姜向群说,我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发展农村社区老年教育,以村民喜爱的形式开展适应农村老年人需求的教育活动,“应鼓励农村地区在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同时,配套建设老年大学及其老年人学习的场所;政府应从政策以及资金上给予支持,定期组织文艺志愿者下乡给老人们送知识;基层老年协会要切实动起来,常态化开展文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