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要闻一览
关注我们
直播课程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专家展示
李寿霖 王乐民 许轶洲 肖俊杰 王宁夫 陶贵周 陈元平 郭航远 张全亮 王琪延 郑守曾 韦贵康 王蕾 丁荣晶 王以新 郭启煜 冯倅灵 陈步星 李俊德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行业动态
产业前沿
查询入口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医养结合人才库查询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盛世阳光老年服务网
合作伙伴

 老年人20项服务项目制定 为老服务将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要闻一览

老年人20项服务项目制定 为老服务将看得见摸得着

时间: 06-27  来源: 国务院新闻办、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20项老年人照顾服务的重点任务。
 
  意见强调,从国情出发,立足老年人法定权益保障和服务需求,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专家表示,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意见提出的20项任务指向清晰、操作性强,如果落实到位,将给2亿多中国老人带来实惠,同时将围绕老年人照顾服务内涵构建起养老服务新格局。
 
  着眼实际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更好地为老年人开展服务、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等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及社会公众的普遍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为老年人服务的政策法规。
 
  不过,当前社会在适老化建设、老年人服务专业化水平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一些地区、一些环节还比较薄弱,甚至还存在欺老、歧老、弃老等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既与一些地方对相关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有关,也和一些政策的操作性不强有关。
 
  此次出台的意见,正是瞄准了以往政策操作性不强的“症结”。例如,意见提出,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和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愿随子女迁移户口、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为老年人提供优惠和便利、每年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包括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这些政策措施涵盖了老年人医、食、住、用、行、娱等民生的各个方面,无疑为老年人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表示,解决好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需求,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更涉及贫困地区老年人口,以及不同区域发展平衡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吸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
 
  激发市场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政府为主体开展的诸如发放补贴、制定有关支持政策外,意见提出的20项任务中诸如居家养老、医养结合、老年教育、商业保险等,很多都涉及社会力量的参与。
 
  彭刚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居家和社区养老的社会化让原本清晰的边界有所融合,因此,意见的着力点兼顾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并寻求适当平衡,这种做法值得肯定。
 
  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企业早已瞄准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巨大市场前景进行了提早布局。例如,乐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早在2007年便已成立。记者在刚刚落成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地区的恭和家园看到,这个养老社区全部为4至6层的低密建筑,房间内淋浴是坐式的、门可以双向开关、屋里的灯一键式关闭,还配备紧急呼叫按钮。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社区是北京市居家养老的试点项目,在适老化改造方面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社区内,3000平方米的医疗卫生站和医疗护理中心已经完工。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配备了24小时医务、基本诊疗、代取药品、康复管理、专家坐诊、用药咨询、双向转诊、医疗急救等服务,能让老人享受到专业的健康服务。
 
  乐成养老事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峻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以医养结合为基础,在持续照料、健康疗养等方面,建立了规范的服务体系与服务标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运营实践成果。
 
  适应养老模式
 
  在中国,养老模式一般分为3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和世界上多数国家一样,居家养老模式占到90%,而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面临的很多实际问题仍难以解决。这意味着,此次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在落实和实施上,需要和中国的养老制度和养老模式相适应。
 
  在谈及3种养老模式的未来发展时高峻松表示,机构养老模式是一种传统、小众、最早和国际接轨的模式。目前,受制于土地成本原因,机构养老发展面临一定困难。但是通过国家政策配套,未来养老机构会越来越舒适,在城市近郊会出现一些规划合理、配套齐全、连锁化经营的养老机构。
 
  社区养老目前主要以进驻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护理站为主。高峻松认为,社区养老目前未出现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社会力量如何结合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和社区实际,提供能够吸引老年人买单的服务才是最关键的。
 
  相对来说,高峻松更看好居家养老模式。他认为,这种模式对设施要求不高,意见还提出了制定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相关机构也开始打造集合上门照料、医疗、心理干预等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平台,这些都是很大利好。
 
  “目前,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服务提供商以小微企业为主,服务并不专业,而市场又还未出现一些能力强大的整合者,如何解决这种阶段错位,是各方需要考虑的。”高峻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