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医慢病体系需产业共识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中医慢病康复

建中医慢病体系需产业共识

时间: 04-18  来源: 未知
  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当前的82%,远高于63.3%的全球平均水平。慢性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建立中医慢病体系,需要从产业链的高度达成共识。
 
  非药物疗法可减少或根治慢性病
 
  慢病指的是慢性病,缓性漫长的疾病,患病时间长;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目前慢性病正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每年造成近3000多万人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60%以上,我国国民健康的现实是:真正懂得健康素养的人不到10%,同时我国慢性病患者近期(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2亿多人。
 
  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已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已达69%,远远超过传染病和其他伤害造成的经济负担。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当前的82%,远远高于63.3%的全球平均水平。
 
  慢性病防控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模式,“中医治慢病可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要手段,达到减少和根治慢性病发生进而改变当前大众健康状态的目标”。张金生认为。
 
  引药食同源食材进社区
 
  张金生认为:“提倡非药物疗法包括食疗经络运动,细胞疗法,实现扶正固本,扶正祛邪,当然,这个前提是坚决反对抗生素的滥用。”
 
  如何实现非药物疗法进社区,这需要上升到产业层面进行推动。
 
  孙思邈说过,“医者需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疗之,食疗不果,然后命药”。《黄帝内经》中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以伤其正”。“民以食为天,用新、奇、特、鲜的食品来进行食疗,现在食品企业从培育土壤入手,进行有机蔬菜、瓜果种植。然后在中医的指导下,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设计不同的食材,通过市场手段进入社区,这样发展健康产业有利于快速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张金生认为。
 
  目前针对三高、心血管、骨骼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设计不同的食材,让企业请中医专家免费给社区慢病患者讲述不同的食疗方法,这种销售模式已经开始探索。“有人认为有机的蔬菜水果很贵,其实对于种植企业来说,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消费水平来设计价位不等的食材,但都能起到治疗慢性病的作用。”张金生说。据了解,目前北京高碑店正在建立健康食材配送中心,该企业和中医师合作,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食材分类、推动食材进社区。
 
  推动非药物疗法标准化
 
  目前好多人都知道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对于养生、防病、治疗等方面很重要,《黄帝内经》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现在社区里做足疗的养生馆越来越多,但是好多足疗的按摩方法是需要规范的,有的足疗手法不符合经络养生的基本理念。还有火疗养生会馆一阵风,有的以商业利益为主,但缺乏专业水准”。
 
  “经络是决生死、祛百病、调虚实的,有慢性鼻炎的人可以按摩迎香穴等。现在以按摩经络为核心的医疗器械也是非常安全可靠的,要通过市场调节,推动这些医疗器械在社区的应用。中医医疗器械不同于理疗,中医的砭石等就是疗效很好的医疗器械产品。”张金生说。
 
  “要从产业链的高度进行非药物疗法的推广,需要企业下大力气,有的企业在社区建立标准调理室,从食疗、中医医疗器械、中医的锻炼方法比如说太极拳、八段锦等,对慢病患者进行中医综合非药物调理。产业链一旦形成,中医治慢病、治未病体系也将成功构建。”张金生认为。